國務院590號令第27條強調,實施房屋征收應遵循先補償后搬遷的原則。拆遷人只有履行補償義務,才能依法要求被拆遷人搬遷,不允許不補償就強制搬遷。
但在實踐中,有些拆遷方為了達到自己的非法目的,往往會提出先搬遷后補償的要求,這對被拆遷人來說是絕對不利的。被拆遷人必須有堅定的立場談補償,不簽訂協議,一定不能輕易搬遷,否則最終很難實現合理的拆遷補償。
即使已經簽訂了內容合理、形式規范的拆遷補償協議,也不能提前辦理搬遷手續,而是要在拆遷方依法給予補償后再進行補償。與此同時,要知道,強制搬遷也違反了國務院590號令第27條的規定,法律禁止拆遷方以暴力、威脅或斷水、斷電等非法手段強制拆遷,因此,遇到強制搬遷的被拆遷人不應輕易妥協,而應積極收集證據,適時進行法律反擊。
第二、只提供一種拆遷補償方式
拆遷人只提供一種拆遷補償方式,剝奪了被拆遷人的選擇權,涉嫌違法。根據國務院590號令第21條的規定,被拆遷人可以選擇貨幣補償或房屋產權置換。
如地方不顧被拆遷人的意愿強制安排,如直接在拆遷補償方案中硬性規定只有貨幣或安置房這種補償方式,,被拆遷人可以拒絕在拆遷補償協議上簽字,進一步協商要求自己想要的拆遷補償方式。其他人在做出補償決定時直接單方面決定補償方式,不保證被拆遷人的選擇,被拆遷人可以盡快提起行政訴訟,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第三、簽訂空白拆遷補償協議
根據國務院590號令第25條的規定,征收雙方應就補償的各項事項簽訂拆遷補償協議。拆遷補償協議受法律保護,簽訂后,一方當事人不履行約定義務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依法提起訴訟。
在實踐中,一些拆遷方會以高額獎勵或其他補償承諾鼓勵被拆遷人在空白協議上簽字,這意味著空白協議本身涉嫌違法,不利于被拆遷人合法權益的保護。因此,被拆遷人有權拒絕并拒絕在空白協議上簽字。如果協議中有空白項目,拆遷方事后填寫的很可能與原協商有很大差距,拆遷方不愿意履行承諾,這意味著被拆遷人如果沒有足夠的證據撤銷或變更協議內容,補償利益將遭受很大損失??傊瞻讌f議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和風險,如果可以拒絕,必須留出證據證明自己簽訂了空白協議。
關于拆遷補償協議,必須注意拆遷補償不合理,不簽字,不簽空白拆遷補償協議,不相信口頭承諾,保留協議原件。
第四、拆遷補償金明顯低于目前的房價水平
在實踐中,經常會出現拆遷方以政策為由壓低拆遷補償的情況,但不能談政策,談文件,可以無視事實,可以不考慮被征收房屋的實際價值,而且地方政策不能大于法律,依法補償才是正道。
拆遷戶不簽協議能強拆嗎?
房屋征收部門與被征收人在征收補償方案確定的簽約期限內達不成補償協議,或者被征收房屋所有權人不明確的,由房屋征收部門報請作出房屋征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按照征收補償方案作出補償決定,補償決定應當公平,被征收人對補償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也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訴訟。
房屋征收的基本原則應當是先補償、后搬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采取暴力、威脅或者違反規定中斷供水、供熱、供氣、供電和道路通行等非法方式迫使被征收人搬遷。
具備以下情形不得實施強拆
(一)明顯缺乏事實根據;
(二)明顯缺乏法律、法規依據;
(三)明顯不符合公平補償原則,嚴重損害被執行人合法權益,或者使被執行人基本生活、生產經營條件沒有保障;
(四)明顯違反行政目的,嚴重損害公共利益;
(五)嚴重違反法定程序或者正當程序;
(六)超越職權;
(七)法律、法規、規章等規定的其他不宜強制執行的情形。
說到這里,其實房屋征收部門本身并沒有強制拆除房屋的權限,即便被征收人在法定期限內不申請行政復議或者不提起行政訴訟,也不簽訂補償協議,房屋征收部門也應當按照法定程序申請法院強制執行,法院才是強制拆除房屋的主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