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最高法明確銀行卡被盜刷可向銀行索賠。但若用戶未妥善保管卡、密碼等,或未及時掛失,仍需自己擔責。
上海知名刑事大律師#銀行卡被盜刷怎么辦#:
?、倭舸婵ㄎ措x身的證據,例如去網點存取款并留好憑條;
?、趻焓В?/span>
?、巯蜚y行詢問盜刷時間地點、交易賬戶等;
?、軒嚓P單據、證件報案;
?、輲Я富貓虇闻c銀行或第三方支付平臺交涉;
⑥若仍未解決,咨詢律師起訴。
相關案例
原告累某是瑞士聯邦公民,現居住于某某市南湖區。2015年9月29日,累某向某銀行秀洲支行申請辦理了結算通借記卡一張,并簽訂《銀行卡通領用協議》。2020年9月5日下午,累某收到手機短信,發現自己的借記卡被自助取款3次,POS消費6次,損失合計26.8萬余元。后,累某通過在ATM機輸錯密碼的方式鎖定銀行卡,并趕往某銀行某某分行查詢相關盜刷情況。經查,除了上述損失外,該卡于同年9月4日、5日另有兩筆境外銀聯查詢手續費支出,消費金額合計8元。上述取款和POS的刷卡地點均為中國臺北。累某立即向當地派出所報案。
審理過程
一審法院認為:
浙江省某某市秀洲區人民法院(以下簡稱秀洲法院)經審理認為,本案所涉銀行卡為借記卡,糾紛發生在持卡人和發卡行之間,雙方之間構成儲蓄存款合同關系。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規定和雙方協議約定,銀行負有對存款人存款的安全保障義務,累某負有妥善保管密碼的義務。
根據已知事實,無法確定累某銀行卡信息和交易密碼泄露的具體過程以及過錯責任。在無法確定本案偽卡盜刷的直接過錯或原因的情況下,為維護銀行卡交易的公共秩序,根據案件實際情況,秀洲法院酌定某銀行秀洲支行承擔因偽卡盜刷造成損失的90%責任,累某承擔10%的責任,并作出一審判決:某銀行秀洲支行賠償累某損失24.1萬余元,并依據《銀行卡通領用協議》約定的方法自2020年9月6日起繼續計息。
一審宣判后,某銀行秀洲支行不服,向某某中院提起上訴,認為雙方均無法舉證案涉銀行卡的持卡人信息及支付密碼的泄露是由對方的過錯造成,雙方應各自承擔50%的責任。累某未提出上訴。
二審法院認為:根據審理查明的事實及雙方當事人的訴辯,雙方對于被上訴人的銀行卡被偽卡盜刷的事實均無異議,爭議在于相關責任的認定。
上訴人認為,根據生活經驗法則,被上訴人銀行卡被偽造,一定是其本人泄露了銀行卡的信息,故應由其本人承擔至少50%的責任。對此,根據國內有關偽卡盜刷的案例報道,現實生活中確實存在利用技術手段破解銀行卡進而偽造銀行卡的可能,上訴人所謂的生活經驗法則并無充分根據?!蹲罡呷嗣穹ㄔ宏P于審理銀行卡民事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七條第一款規定,發生偽卡盜刷交易或者網絡盜刷交易,借記卡持卡人基于借記卡合同法律關系請求發卡行支付被盜刷存款本息并賠償損失的,人民法院依法應予支持。雖然被上訴人亦無證據證明是由于上訴人的過錯導致其銀行卡被偽卡盜刷,但上訴人作為商業銀行,其負有對作為儲戶的被上訴人的存款安全給予充分保障的義務。該義務要求上訴人從技術層面在儲戶與不法分子之間建立起真正有效的防火墻,杜絕儲戶的銀行卡被偽卡盜刷的可能。被上訴人的銀行卡被偽卡盜刷正說明該銀行卡在技術層面尚存在一定的安全漏洞,由此導致被上訴人資金損失的,上訴人依法應予賠償。
某某中院經審理認為,某銀行秀洲支行的上訴請求不能成立,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由于二審法院僅對上訴內容進行裁定,最終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