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權十大絕招
1、投訴信訪要對頭
遇到問題選擇上訪是很多人的第一選擇,但是信訪是解決不了拆遷補償安置問題,信訪解決的是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違法違紀如貪污、賄賂、瀆職、作風等問題,拆遷補償合不合理信訪機關不可能做出評價,所以選擇信訪時要甄別一下自己要解決什么問題,不要什么問題都去信訪,很多人往往北京跑了十多遍,除了從國家信訪局另一個回當地處理的單據外,什么都沒解決。
2、面對強拆多取經
拆遷拆遷,強拆問題是繞不過的,雙方協商達不成一致必然會出現強拆,遇到強拆誰都會著慌、生氣、想拼命的人也不在少數,但是沒有用,行為過激不僅解決不了問題,還會把自己搭進去,這個階段要多問問有經驗的人,特別是專門處理拆遷案件的律師,尋求解決方案,平時盡量留一個人、出門時讓鄰居給看著等避免被偷拆、在家里做好監控、遇到強拆到公安局報案。
3、起訴期限要記牢
行政訴訟起訴期限六個月,沒有告知訴權和訴訟期限的起訴期限是兩年;行政復議申請期限是兩個月。一些政府部門開始時答應和拆遷戶協商,沒完沒了協商沒有結果,最后拖過了起訴期限和復議期限。導致后來想起訴到法院,但狀告無門,法院不受理,所以起訴期限要牢記心間。
4、證據線索要保留
政府決定房屋征收一般都會發布《房屋征收決定公告》《補償安置方案》以及各類的通知文件,一些被征收人的第一反應是把公告撕掉,這種做法是完全錯誤的,因為撕掉公告并不能改變政府發布公告的法律后果,而且造成以后起訴維權缺乏證據線索的問題,這個時間應當采取拍照、錄像等方式保留證據線索。
5、學習法律有必要
維護權益必須要學習法律、也許您并不關注政府的拆遷行為是否合法,您只關注拆遷補償,但律師告訴你,爭取合理補償必須拿起法律的武器,學法、懂法、依法維權是維護財產權益的利劍。
6、咨詢律師受益多
雖然法律條文在網絡和其他媒體上法規多,但是并不是手持法條就能維權的,因為單從法條文字上無法判斷出哪一條適用于拆遷的實際情況、無法掌握政府征收哪里侵犯了自己的合法權益、征收項目哪一點是違法的,臺上十分鐘、臺下十年功,專業律師通過實戰、研究等常年累月積累的經驗、技巧等各方面的素質絕非看看法條就能代替的,要讀懂文字背后的文字一定要咨詢專業律師。
7、法律程序要提起
在政府發布征收公告后,如果您認為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那么必須提起法律程序,而不能被動的等待,很多人是等著政府啟動強拆的時候才會想到起訴,平時則被動的等待,但訴訟是有法定期限的,自發布公告之日起開始起算,一旦超過起訴期限,征收公告發生法律效力,即使是征收是違法的也很難救濟。
8、拆遷評估要自主
在征收實施中,政府會告知被征收人自行選擇評估機構,但評估機構的名單一般都是政府推薦的,被征收人此時一定要考察好這些評估公司的可信度,如缺乏信任的應該在政府推薦的名單之外選擇,根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評估機構應當由被征收人協商選擇。
9、遇到逼遷莫慌張
地方政府組織征收時,會動用各種關系推進拆遷工作,如將被征收人的家人、親戚停止工作,要求其作被拆遷人工作;利用各大局調查拆遷戶的違章、用地甚至計劃生育的問題;查企業的衛生、消防等、停水停電斷路、特別是政府以行政處罰、行政強制等方式作出的強拆決定,一旦超過期限政府會按照違章建筑拆除公民房屋,而房屋被強拆后沒有任何補償。這個時間需要忍耐,對于政府的違法行為可以申請相關部門查處,對于有關部門不作為的可以通過起訴、行政復議等方式施加壓力迫使其履行職責,特別是政府的強拆決定一定要及時起訴以阻止強拆,你要知道政府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拆你的房子,所以你一定保護好自己的房子不被拆除。
10、人民警察要依靠
拆遷是一個矛盾復雜的大染缸,什么人、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出現,政府、開發商、拆遷戶、施工單位、村委會,甚至一些社會人員也會介入,比如一些地方聘請拆遷公司組織實施拆遷,而拆遷公司聘請了一幫社會無業人員去拆遷、威脅、恐嚇、軟磨硬泡什么事情都會發生,遇到這種問題不要害怕,這些人的目的是為了逼遷,不會把你怎么樣,真的出了大事他們吃不了兜著走,你的權益被侵犯時要及時報警,警察出警至少保證了你的人身安全,如果警察不出警或者對事情處理不公平,則需要提起訴訟、投訴等施加壓力。上海金山律師